在整个国际市场上,寿险似乎也并不是最为主流的业务,很多以寿险经营闻名于世的巨头,在营收表现上并不出众,全面落后于健康险市场与财产险市场。尤其是健康险,在国际范围内,可谓是保险业的主角。
最引人瞩目的,无疑就是有着股神巴菲特神话加持的伯克希尔-哈撒韦,在市值方面的惊人表现。作为市值最高的保险公司,其高达9075.4亿美元的市值,是第二名联合健康集团的两倍还多。
也应当注意到,在股神巴菲特的各种投资神话和故事演绎下,伯克希尔-哈撒韦自身也流量满满,尽管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这家公司是财险经营为特点,然而资本市场本身的特点与不断累积的话题度,也在一定程度上抬升了市值上的表现。
不过寿险板块所展现出的盈利能力也依然可观,以近年来在亚洲市场飞速发展的友邦保险为例,其在中国内地和东南亚市场凭借高质量的代理人体系与坚持长期性、多元化的产品策略,形成了针对中高端客群的品牌效应,稳步推动业绩增长,展现出强劲的价值能力。
据瑞再研究院报告显示,亚洲新兴市场(包括印度、泰国、印尼及马来西亚等国家)预计将在未来数年繁荣发展,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。预计2023-2024两年,亚洲新兴市场的非寿险保费将分别增长6.7%和6.2%,而寿险保费将分别增长5.0%和5.4%。
笔者感触:
我们是发展中国家,新兴市场财险的创新做法,离我们更近。美国财险市场比我们更衰老。
相较于人身险,财险更显示保险人的业务能力。国内财险需要产品创新。
财险与人身险,在面客时互为支腿,可以是从财险到人身险渗透,也可以是反过来的过程。
就像人寿保险与长护险责任转换试点,不排除有财险与人身险责任转换,仍以客户为中心。
高质量发展进程中,行业年年吃寿险,从国际经验看,寿险份额不断降。
岂止是寿险营销人员数量下降,寿险客户数量估计也在流失,未来更讲综合经营客户经营。
巴菲特为何选中财险作为业务链条的一环?财险还能做哪些工作?这个命题很有现实意义。
笔者对财险实在是不懂不懂以及不懂,所以就感慨这么多,学新兴市场。
寿险已是夕阳,健康险长大了却不太懂得人情世故,唯有财险,是八九点钟的太阳般万照。
感谢今日保平台对本文的启发。
笔者按:如果我们不想像美国一样衰老,我们就要多学新兴市场。我们为什么没有学美国市场,因为它衰老。我们为什么没有学新兴市场,因为它小,但这不科学。